11月20日至21日,第三届中国海洋工程学术年会在宁波召开。来自我国石油化工、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70余名代表围绕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的相关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研究及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了学术研讨和交流。
专家们认为,我国海洋工程技术装备领域面临很多挑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李国安指出,在全球海工产业格局中,欧美仍牢牢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顶端,垄断着高端设备的总包和设计研发领域。韩国、新加坡形成先进制造技术,主要承担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及扩改,位居中游。中国在中低端产品建造方面已具备一定技术积累,但高端配套设备研发制造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而且总包能力不足,高端海工装备设计建造领域基本空白。
今年4月和6月,国家多个部委先后发布《海洋工程装备工程实施方案》和《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根据规划,我国将在深海天然气浮式装备(一期工程)、自升式平台品牌工程、水下油气生产系统(一期工程)及其他深水工程建设装备领域开展重点攻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近海工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曾恒一认为,各相关海洋工程学会应紧密结合在一起,把握国家战略发展的契机,组织好海工领域的企业交流、风险防范、标准制定等事宜,加强同海工相关产业协调,共同推进海工产业发展。
总公司工程建设部总经理杨树波介绍了中国海油近一年多来在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成绩。从2013年到现在,中国海油累计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60多项,直接创效千亿元以上。中国海油初步具备了深水工程的设计能力,建造并实际应用了多个大型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成了以荔湾3-1气田为代表的深水、浅水和陆地一体化海洋深水气田开发模式,形成了“五型六船”海工“深水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