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弭:油价“新常态”下的抉择

2015-01-04 08:27:31   来源:国际海洋工程网   我有话要说

另类金矿

外困、内乏下,张弭的美国之行发现,美国的页岩气开采暂时还并没有出现萎缩的状况。

由于天然气销售一般签订的都是照付不议的长效合同,因而在国际油价暴跌的背景下,天然气价格却并没有随着出现暴跌。

不过张弭依旧做好了应对国际油价暴跌的准备,那就是尽量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大力开发新兴市场。

2014年,在张弭的带领下,宏华集团开发了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南亚市场;而在非洲,宏华集团亦在数个国家进行了布局。

大概在一个多月前,宏华集团成为了中墨能源基金的有限合伙人。为此,宏华集团认购了中墨能源基金的1.5亿美元份额。中墨能源基金主要将投资于墨西哥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勘探及开采石油天然气等领域。

参与中墨能源基金,将有利于宏华集团获取墨西哥陆地与海上石油装备以及相关业务的订单,并将进一步带动该公司拓展在墨西哥乃至北美洲市场的产品布局和销售规模。

而作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宏华集团将更积极地获取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从基金采购的陆地钻机、模块钻机、以及海洋钻井平台、海洋钻井包和海洋支援船等陆地与海工装备等业务。“通过这个基金,相当于带着钱提供设备,帮助客户解决资金困难。”张弭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除了参与中墨基金外,宏华集团早在数年前便开始布局从陆地到海洋。张弭的目标直指全球钻井装备老大美国NOV公司。

相对于NOV公司2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宏华集团不到百亿人民币的销售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尤其是后者垄断了全球海洋钻井平台及钻井船所需的钻井设备包行业,其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

两年前,宏华集团位于江苏启东市的海洋建造基地正式投产。与此同时,由宏华集团重金打造“宏海号”起重机也正式开工建设。“宏海号”是宏华集团实现向海工业务方向转型的核心设备。借助该设备,宏华集团的“海洋装备陆地造”的模式才能够实现。

当时,张弭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豪言,海工业务将是宏华集团下一个十年的最主要的业务增长点。

据张弭透露,“宏海号”将在明年上半年竣工。届时,利用“宏海号”的吊装能力来建造半潜式钻井平台,制造工期可以节省3个月周期;自升式平台的制造工期可以节省1~3个月周期。

而在今年中旬,宏华集团已经获得了与Or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Limited 签订了项目授予函。Orion将在宏华集团订造1+3艘半潜式钻井平台,总价约为3.2亿美元。

一个多月前,宏华集团与马来西亚Jas Marine的附属公司签订了3艘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合同,建造总价3.2亿美元。

不过,在张弭的眼中,在建造钻井平台的同时,宏华集团还能够销售公司的钻井包。“宏华集团不是简简单单的造船,而是瞄准钻井平台上的一些专业设备,发挥公司钻井包的优势。”张弭说。

随着钻井平台订单的纷至沓来,将能够有效的抵消国际油价下跌所带来的钻机销售不力的负面影响。

问答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看2014年中国经济发生的改变?

张弭:从企业的感受来看,中国的经济、政治、环境,在2014年还是折腾太多。虽然有很多好的预期,但是这些预期好像很难落地。

比如说,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市场化等等。这些都说得很好,产生了比较好的预期,但显然很难落地,这样就造成整个这个行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

这些负面影响包括,作为民营企业,我所处的行业,甲方基本上都是国企、央企,不愿意和民企打交道了。受反腐败、市场调整等影响,这些国企、央企的工作量开始大幅度下降了,行业的上游投资大幅减少。中石油、中石化上游投资加起来估计减少了近2000亿元。这样肯定导致市场下降。

经济观察报:对于在这样的一个经济变革期,你在企业转型上做了哪些思考?

张弭:宏华集团还是以境外销售为主,占比达到80%。在国内的影响的话,主要还是对我们的油服业务影响比较大,但对钻机产品销售的影响不是很大。

今年行业内最大的影响肯定是国际油价的暴跌,跌幅确实出乎意料。本来觉得跌到了70~80美元/桶就已经很大的跌幅了,没想到现在跌破60美元了。这对行业的震动确实很大。

在这种背景下,宏华集团的应对手段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一些新兴的市场。比如说,今年公司在非洲、东南亚,以及其他的新兴市场。比如说,马来西亚;非洲也有几个国家。

经济观察报:你如何理解在这个时代创新对一个企业的意义?你的公司在创新上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张弭:创新不仅要付出成本,而且存在风险。对宏华集团来说,公司在创新这块的投入还是比较大的。

当然,在创新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推广的阻力,不是像想象中的那样,能够将创新迅速形成产业化的经济效益,使得创新给企业近期就带来效益。

但从长远来看,一个企业的创新机制和创新成果,还是这个企业最根本的因素。因此,即使遇到了一点困难也是会坚持不懈的。

创新投入这方面的话,统计的口径是很不一样。如果把很多创新的产品都统计进去的话,那创新的投入就很高;但是纯粹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大约占公司销售收入的1%左右。

如果把其他的创新产品都列入到这个范畴的话,那又不一样了。比如说,宏华集团位于江苏启东的“宏海吊”,总造价3-4亿,是目前全球起重能力最大的可移动门式起重机。但这个并没有列入到研发投入当中。

经济观察报:据你的判断,你所在的行业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给你带了什么样的机会?

张弭:这一次国际油价暴跌感觉上有点像中国的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油价可能震荡一段时间之后,会找到一个平衡点,也进入新常态,可能会有几年时间。

行业内普遍估计是在70美元/桶左右。但90~100美元的高油价相对就会少。因为在价格较低的情况下,传统油气的竞争对手就弱很多了。

所以说,为了抑制住这部分的竞争力,预计会找到一个油价的新常态,应该是这个行业未来的趋势。

在国际油价的暴跌下,像宏华这样的中国公司,也许会增加一些机会。因为无论是油公司还是服务公司,它对成本的控制肯定更高,原来不买宏华产品的企业,现在可能会考虑买了。毕竟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产品还是有比较大的价差。  

综合动态排行

  1. “勘探三号”新型7000米动态井架安装成功
  2. 中国钻井之王
  3. 舟山长宏国际拆解一座钻井平台
  4. 沈志平:总设计师的“平凡故事”
  5. 海工装备行业规范条件正式出台
  6. “海洋石油981”建造记
  7. 海上油气行业股票上周五大幅下跌
  8. 章立人荣获新加坡工程院士
  9. 海工“白名单”将粉墨登场
  10. 逆流而上:石油业的海上奇人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