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人民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被一个数字所吸引,纷纷来到大连。中国是造船大国,现在在世界上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今,更高端的海洋工程装备(简称海工,钻井平台),中国制造的份额一下占到全球的近10%。短短几年,中国就做大了一个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出口行业,这令那几个傲慢的“海工强国”神经高度紧张。中国的海工牌是什么时候开打的?它埋头赶超的过程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最初的战略构想
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船务)是我国当今海工行业领军企业之一,7年前集团总部迁来大连。上周,其旗下公司建造的一台钻井平台辅助船,又顺利交付世界知名的深水石油钻井承包商—挪威Seadrill公司。目前中远船务在建和待建海洋工程项目多达24个,涉及合同金额43.9亿美元,为世界造船业所瞩目。从2007年开始,国际造船订单大批向中国转移;但更为高端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中国企业还插不上手,其技术水平还只处在海工大产业链的低端。海工产业这时已显现出诱人的前景,在高油价的刺激下,世界各国纷纷向海洋进军,世界著名海洋油气工程研究咨询机构道格拉斯-威斯伍德公司提出,未来5年全球海洋油气工业将投资1890亿美元在遍及全球的海洋上建立15000个油气勘探和开采井。一方面,以钻井平台为代表的海工装备利用率达90%以上,不愁没人租用,另一方面海工装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海工装备动辄数亿美元的单价,刺激了许多制造企业,平均一座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价格约是5亿到6亿美元,相当于20条常规船。
中远船务看好了这个市场,虽然当时它主要靠修船,甚至还未涉足普通船舶建造,但却率先开始了具有前瞻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蓝海战略”,发展海工。同时注意到海工市场发展未来的还有本部也设在大连的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他们敏锐地看到,海洋工程是为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支持的战略性产业,是国家海洋开发与蓝海战略的重点,大连地区是我国的造船基地,作为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理应担起助推做大中国海工制造业的责任,他们把推动海工发展列为发展战略,成立了由精兵强将组成的专门的船舶小组,并开始尝试与中远船务和同样看好海工市场的大船海工(位置 评论 新闻)接洽。
造船业受冲击,海工“乘机”崛起
战略转移构想刚起步,恰逢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出现,各国购买力下降导致船市运价狂跌,世界航运市场进入冰冻期,新造船量大大缩水。蓬勃发展的中国造船业面临着三难: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传统造船业受到强力冲击,但是海洋工程装备在高油价的支撑下,需求订单并没有太大影响。可是订单已变得非常苛刻,有的订单的预付款已由30%减为10%,造船过程中的船东节点付款也变成了完工付款,等于造船方是垫钱干活,最后船东还有无力付款弃船的风险。海工装备比传统船舶的成本高出许多,面对这种局面,船厂陷入不敢轻易接单的境地。此时,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出手“国家担保”,给予中远船务海工项目特险承保,2009年就承保了海工项目4.8亿美元,至今累计已达30亿美元。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第一个订单SEVAN (中文发音“塞万”)1号钻井平台的支持,一年中信保的业务办公室里“塞万”不绝于耳,由此才使船东有能力实现后来的SEVAN 2、3、4、5、6号订单。
2010年3月,向中远船务订船的某船东申请破产,申报可损达2500多万美元,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经多方努力,当年6月将账款全部收回,坚定了船厂继续发展的信心。2009年,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与中远船务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接下来两年,又和大船重工(位置 评论 新闻)、大船海工签订了同样的合作协议,完成了造船业务的全面统保。
借此后盾,这两年大连的海工产业得到跳跃式发展,以修船起家的中远船务不到4年就实现了海工发展的“三级跳”:从出口巴西的SEVAN 1分包、造外壳的第一跳,到建成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SEVAN 2号的第二跳,再到连续交付世界首艘钻井生产储油船、圆筒形钻井平台等顶尖产品的第三跳。新组建几年的大船海工也是海工订单充足,此间还提前交付了世界第一座CJ46型钻井平台。
中国海工还要“鲤鱼跳龙门”
在中国信保的支持下,几年中就做大了一个高附加值的出口产业,并实现了多个突破:目前,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已将全国的船舶融资中心设立在大连。去年7月,“十二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5个重点方向之一。
现在,中远船务5亿美元的“大连开拓者号”深海钻井船正在其大连船坞建设,这是在中国建造的首个“交钥匙”工程的钻井船项目,其技术含量超过目前世界上任何已有的超深水钻井船。大船海工的世界级明星产品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已达17座,目前已交付6座,今年还将陆续交付4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