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柔的海风携带着淡淡的海腥味道,催生出浅浅的浪花,轻轻地拍抚着一字排开的正在组装的4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在盛夏灼热的阳光下,这些庞然大物显得更加敦实而刚毅。记者日前来到位于辽东半岛大连湾前盐岸区的大连船舶重工(位置 评论 新闻)集团海工基地,到处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
West Telesto 号400英尺(122米)自升式钻井平台即将组装完成,不久将远行欧洲到挪威船东那里。这是个高达176米的大块头,底座呈边长为80米的正三角形,上面安装着600多套大型设备,自重1.7万吨,将来会有160人在这里工作与生活,这座钻井平台的售价为2亿美元左右。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位置 评论 新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厚盛介绍说,海工装备是知识、资本和劳动密集的行业,他们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这些钻井平台建造周期一般在22月至26个月之间,从设计到最后交钥匙,他们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主要出口欧美国家,解决了总体设计、关键系统设计、桩腿建造等重大技术课题,实现了深海石油勘探的钻井、固井、完井、修井作业,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六代半产品。
站在这些巨型“钢铁侠”的脚下,人都显得渺小起来。王厚盛有些感慨,“尽管我们可以自豪地宣称‘大船’是全国海工产品的‘领头羊’,那是因为我们的人才与技术储备雄厚;要是退回十几年前,自主建造这样的大型工程,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有些产品的技术水准与质量,完全可以与日韩企业嫓美,主要是我们企业的创新意识大大增强了。”
除了这几座各类钻井平台在紧张组装之中,船坞上有3座,船台上还有2座,都是不久就要交工的。据悉,大连船舶重工手中还握十几个平台的订单;仅是今年上半年,就签订生效合同9个,价值近20亿美元。看来,大连船舶重工的日子很好过呀。“不!不是的。不能这么说。”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文民一脸严肃。
拥有百年历史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大连造船厂)是为新中国创造60多个“第一”的地方: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出口船、第一艘油水补给船、第一艘VLCC(30万吨超大型油轮)、第一座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等,特别他们还高质量完成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改装工程,更使其声名远扬。
在造船业的“冬天”里,大连船舶重工的海工装备领域却是一派“春意盎然”。去年集团海工产品销售额为73.23亿元,同比增长606%(能源交通装备等业务增长也达62%)!非船业务收入占比由2011年的11.93%上升到33.54%。这是因为在造船业最火爆之际,他们就未雨绸缪谋划多元化发展,“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还因为他们的技术储备雄厚,早在1997年就为外国船东建造过4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其后陆续为中海油建造15万吨海上浮式储油船、自升式钻井平台等。现在,手握的有效合同可以使他们明年海工装备销售额达到130亿元。
既然如此红火,为什么刘文民仍眉头紧锁?“尽管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收缩,但墨西哥湾漏油事故警示着人们,对技术与质量要求更高了,一些钻井平台与设备陆续被淘汰,使国际海工装备行业需求大增。现在,需求处于波峰上沿,可能会缓慢下落。随着国际经济回暖和中国经济增速微调,未来发展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更重要的是,海工装备领域在国内已经出现一哄而上的局面了,低价恶性竞争已经开始了。海工装备是一个附加价值高的行业,也是一个风险性高的行业。不是有钱挖几个技术人才就能持续发展的,需要有人才、技术、管理的积淀。造船业大起大落的教训已经非常深刻了,海工装备行业会不会重蹈钢铁、光伏的覆辙?真让人捏一把汗。”刘文民语重心长,“‘冬天’里的‘春天’让人温暖,如果一下子升温到‘夏天’,会不会把人热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