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国内及国际竞争格局
1、海洋油气工程—海油工程国内基本垄断
海油工程是国内唯一一家专业从事海油工程设计、建造和海上安装的公司,目前国内尚没有其他具备海洋石油工程总包能力的公司。公司集海洋工程设计、采办、陆地建造、海上安装、调试、维修为一体。
目前海洋石油工程设计领域,国内同业者尚无涉足;海洋石油工程建造领域,国内大型造船厂、油建公司开始向这一领域发展,但仅限于在海上油气田建设工作量十分集中的情况下分包海洋石油工程的部分工作量;海洋石油工程安装领域,国内少数打捞局等单位参与了海洋石油工程的海上吊装服务,但尚不具备从事海上安装工程的组织能力。因此,依托业务整合后对大型海洋工程的总承包能力,海油工程能够向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一揽子”总包服务,与国际国内那些单一从事工程设计、建造或安装的企业相比,具有其无法比拟的工程总承包优势。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海洋石油工程的行业垄断优势很难动摇,这与国际上海洋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相一致的。
国外同行业竞争对手较多,主要有荷兰HeereMa公司、美国Mcdermott公司、意大利Saipem公司和韩国现代重工集团等。
2、海洋油服—中海油服国内基本垄断
中海油服是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服务供应商,也是亚洲地区功能最全、服务链最完整、最具综合性的海上油田服务上市公司。在钻井服务方面,中海油服占有中国近海钻井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在该市场居绝对主导地位;在油田技术服务方面,中海油服能够提供包括测井、钻完井液、定向井、固井、完井增产等在内完整的油田技术专业服务,同时占有中国近海油田技术服务市场大部分份额;在船舶服务方面,中海油服拥有并经营着中国最大及功能最齐备的近海工作运输船队,为近海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和运输提供服务,同时占有中国海上石油近海工作船服务市场大部分份额;在物探勘察服务方面,中海油服为客户提供地震勘探服务和工程勘察服务,不仅是中国近海物探勘察服务的主要供应商,占有中国近海物探勘察服务市场绝大部分份额。
在国内,境外油田服务公司一般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或与中国公司组成的合营企业在中国作业,在高端和复杂的技术服务市场占有优势。而在中国近海,中海油服在钻井、船舶、物探勘察和常规油田技术的服务市场具有绝对竞争优势。
中海油服是少数可与发达国家海上钻井企业竞争的钻井公司。全球约140~150家从事海上钻井服务的公司,其中约90家专门从事海上钻井承包,其他为综合技术服务商。按钻井服务收入规模排名,中海油服位居全球海上钻井服务市场中第11位,业务遍及东南亚、北海、墨西哥湾、中东等地区,是少数可与美欧海上钻井服务公司展开市场竞争的油服公司。
3、海工装备制造—中国跻身第二梯队
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技术起源于欧美,至今在设计领域和关键系统的核心技术方面,依然处于领先地位。在欧美公司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的需求引领下,垄断着海洋工程关键装备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及关键配套设备供货和高端制造领域。欧美公司拥有钻井平台、海洋工程辅助船的品牌设计,在深海FPSO、TLP、SPAR、LNG~FPSO等高端产品的设计方面也占据了垄断地位。海工装备关键系统的核心技术同样掌握在欧美公司手中。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FPSO单点系泊系统、水下生产系统等。其中美国是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国家,名列世界前5位的深海钻井承包商均是美国公司,美国拥有的深海钻井装置占全球总数的70%;英国和挪威的钻采平台自给率达到80%。
随着造船市场的东移,目前总装建造市场正逐渐被亚洲企业占领。其占领了三类钻井平台市场份额的85%,FPSO/FSO市场份额的86%。亚洲居于海工装备建造市场的前沿,其中韩国和新加坡属于第一梯队。韩国和新加坡公司在功能模块设计建造、总装设计建造领域快速发展,占据领先地位,但在装备设计方面与欧美公司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近年发展迅速,跻身第二梯队。总体处在制造低端产品阶段,部分骨干企业已经和正在初步形成功能模块设计建造、总装设计建造和调试的能力。中国正在努力从墨西哥湾、巴西近海以及非洲西部的钻探热潮中分一杯羹,并已开始自主生产自升式钻井船以及其它设备。今年第三季度,中国船厂拿到了8艘自升式钻井船的订单,而新加坡企业仅拿到了3艘订单——这是中国首次在订单数量上超过竞争对手。
根据研究机构Religare的数据,2013年中国船厂所获自升式钻井船订单占到全球订单总量的45%,而按合同金额计算,中国所获订单金额已占到全球订单总金额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