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建造商 > 正文

中集集团押宝高端海工

2014-12-05 16:46:29   来源:国际海洋工程网   我有话要说

高端海工仍有需求

对于国内海工产业,未来几年的主要困难来自于全球市场需求的下滑。据挪威银行市场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削减勘探开发成本,而海工装备的运力供给也即将超过需求。

于亚解释说,这主要源于前几年自升式平台及海工辅助船投机性订单过多。而中集来福士聚焦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市场还远未饱和,“仅有少数造船企业有能力建造这类平台,因此其交付记录较少,风险可控。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三五年内全球海工市场对深水、超深水钻井平台还是会有相当的需求。”

据他介绍,深水海工领域的进入门槛非常高,一般船厂最少要有3-5年的学习期,这其中要走三个阶段,一是大量首制项目,摸着石头过河,交付时间很难保证,说到底就是靠资金和信心砸出来;二是实现定型化和批量化,按时、按预算高质量地完成交付,实现盈利;三是形成核心优势,进入行业主流供应商行列。于亚认为,中集来福士现在刚走完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中集来福士的目标是实现主流高端海工产品的“定型设计、批量制造”,只有产品实现批量化了,市场竞争力就会高,目前来看,要完全走完这个阶段还需要三年时间。

但业内人士对于于亚所说的第三阶级也就是进入高端市场并不乐观。

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首席顾问赵志明曾表示:“海工产品有着极其复杂的系统和配套设备,虽然国内企业在部分产品领域取得了突破,但是我们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没有整个产业体系的概念。多数船厂只从事生产加工业务,仅有少数大型企业集团拥有设计能力,且这些设计均不包含前期和总体设计。”

目前,世界主要海工设计项目均被欧美企业垄断,如荷兰GUSTOMSC公司、挪威GM公司、SEVAN公司和意大利SAIPEM公司等。这一局面短期内难有突破,有业内专家曾分析说,海工产业是一个非常庞杂、深奥的产业体系,产品大都远离陆地,面临复杂的气候条件和海况,就算是同一个海域,每个季节每个月份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都有很大差别,还要考虑台风、海底地震、火山、地壳运动等极端情况。因此,除了传统的工程建造外,海工业的设计还包含气象学、地质学、海洋学、生物学、地球物理学等基础科学领域,中国在目前落后的教育体制和产学研分离的情况下,基础科学落后,勘探经验严重不足,因此不可能对整个体系有了解,那前期和总体设计自然也无从谈起。

于亚对此并不否认,但他表示中集来福士已经开始介入前期设计,“海工必须有实践积累才能具备设计能力,就以中集来福士建造的4座挪威北海‘COSL’系列半潜式平台为例,我们在这四座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与改进,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合作的方式又推出了新的船型GM4-D,其总体运动性能进一步提高,可进行钻井作业窗口由此前的96.58%进一步提高到了98%,因此新船型船型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国际客户的认可,目前该型平台已有三座开工在建。”

这家公司过去几年一直在努力建立自己的研发能力。2009年,中集集团成立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目前已拥有近800人的研发设计团队,以及后台6家企业、6所大学组成的协同创新联盟。此外,中集集团还于去年12月收购了瑞典着名海工设计公司BASSOE TECHNOLOGY公司,并与其合作研发了中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BT5000,该平台成本大大低于国际同行,将成为中集来福士未来在中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领域的主打产品。

对于无法在公司内部生成的基础学科能力,中集来福士目前正与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合作。“这些事情急不得,只能一步一步来。”于亚说,在此前多个海工钻井平台的合作研发中,公司研发团队和高校的学术团队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数据模型,他希望这种产学研协同研发的模式未来能够帮助中国的海工设计能力取得突破。

建造商排行

  1. 数家船厂竞争全球最大SSCV订单
  2. 中集海工:充满艰辛与挑战的路
  3. 大船海工“零首付”抢夺订单?
  4. 惠生海工将再获FLNG订单
  5. 吉宝,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船厂
  6. 振华重工:未来海工和港机将齐头并进
  7. 海油工程将获文莱壳牌运输安装合同
  8. 泰富重装“下海”造船进军海工
  9. 舟山太平洋海工完成今年首艘平台维修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