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团为Salmar集团建造世界首座全自动深海半潜式“智能渔场”——“OCEAN FARM 1”(海洋渔场1号)在青岛武船(位置 评论 新闻)集团新北船基地顺利交付。该装置的成功交付是全球海上渔场装备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武船重工(位置 评论 新闻)成功进军全球高端养殖装备市场,同时也为中国造船业转型升级树立了标杆。
目前全球最大的“深海渔场”
据了解,该装置单套造价约4.2亿人民币,是目前世界单体空间最大、自动化水平最高的深海养殖渔场。该渔场高度自动化、智能化,被世界养殖行业喻为开启了人类深远海养殖“新纪元”。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深海养殖设备,150万尾挪威三文鱼即将在这个“深海渔场”进行养殖,然后出口到中国市场。
据介绍,该渔场为全钢网箱结构、全自动化养殖装备,可在100至300米水深海域进行高值鱼类养殖。该装置单体直径达110米、高69米,养殖水体25万立方米,结构总重6000多吨,周长346m,抗12级台风。突破了挪威传统近海养殖海域限制,可在开放海域100米至300米水深区域进行三文鱼养殖,工作配员仅7人,设计养鱼量150万条,设计死亡率低于2%,设计寿命25年,不仅可以解决近海养殖的环保问题,还能抵御恶劣海况。
该项目严格按照HSE质量标准和海工标准建造,在中柱顶部配备有控制室、居住单元、生活用品及喂食鱼类的自动化设备。具备远海鱼类养殖与输送、饲料储藏与投放、智能化管理与运营等功能。搭载有全球最先进、最现代化的三文鱼智能养殖系统、自动化保障系统和高端深海运营管理系统及对应子系统,安装各类传感器2万余个,水下水上监控设备100余个,生物光源100余个,首次融入了生物学、工学、电学、计算机等技术,将复杂的养殖过程控制变得简单而准确。
武船集团累计获得10套订单
近年来,面对全球船舶建造市场低迷、造船企业普遍不景气的现状,青岛武船重工有限公司整合武船集团内部优势资源,积极开拓国际高技术海洋装备市场。
挪威深海养殖全球领先,其几百年的冷水养殖经验和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经验,在全球独树一帜。2014年9月,SALMAR集团面向全球招标,抛出智能化深海渔场建造订单。武船控股子公司——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一举中标。
该项目于2016年年初正式签约,2016年5月14日开工。今年4月,武船集团与挪威SALMAR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再获5座智能化渔场项目建造订单,累计获得10套装置订单。
填补了国内海工行业多项科研和施工空白
“海洋渔场1号”不同于以往的养鱼装备,是全球首例半潜式全自动现代化三文鱼养殖装备、世界最大深海养殖渔场,也是集挪威先进养殖技术、现代化环保养殖理念和世界顶端海工设计于一身的深海养殖研发项目。项目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三文鱼智能养殖系统、自动化保障系统和高端深海运营管理系统及对应子系统。
在研发制造过程中,该养鱼平台融入了生物学、工学、电学、计算机、智能化等技术,安装各类传感器2万余个,水下水上监控设备100余个,生物光源100余个,将复杂的养殖过程控制变得异常简单和准确。
该平台的旋转门系统,在研发制造上创造了多项业内新纪录。有别于其它已建、在建的养殖装备,这一新型的旋转门系统是自动化、智能化的末端“执行”装置,承载着渔网清洗、活鱼自动驱赶和捕捉、底部死鱼收集、防虱等渔场主要功能,独特性和科技含量在国内海工行业内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武船的尖端科研水平、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及参与各方高度紧密的协同合作能力,也是我国造船行业高技术水平的体现。
“海洋渔场1号”在研发、建造过程中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填补了国内海工行业的多项科研和施工空白,为海工行业提供了珍贵的技术资料和成功经验。
7月前运回挪威延迟一天罚款3.5万美元
挪威的海产养殖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海上养殖全球领先,三文鱼供不应求。近年来,在绿色环保理念指引下,针对近海密集养殖鱼病多发等问题,挪威政府及渔业养殖行业一直致力于深海养殖的技术研发,并因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领域——智能海上养殖装备市场。据预测,仅挪威市场容量就超过100套,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据了解,SALMAR集团是挪威海产品养殖的上市公司,三文鱼养殖量占挪威市场的20%左右,总资产达12亿美元。
目前,挪威SALMAR集团已将150万尾三文鱼苗在网箱里养殖了1年多,就等着这个“深海渔场”今年7月前运回挪威,将鱼苗投放其中,养殖1年多后成熟,每条三文鱼可达5至6公斤,150万条三文鱼可贡献产值约1亿美元。
如果该“深海渔场”不能如期交付,错过了养殖季,挪威方面将面临巨大损失。为此,挪威船东在合同中强调“深海渔场”发运时间必须是7月前,每延迟一天会罚款3.5万美元。在湖北海工院努力下,“深海渔场”有望提前运抵挪威。
据了解,“海洋渔场1号”将于本月10日从青岛出发,一个月抵达挪威后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