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产业转型需防范高风险

2010-07-01 08:14:33   来源:国际海洋工程网   我有话要说

    随着全球装备制造业加速向长三角转移,特别是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一个个海洋工程项目在我省南通等沿江沿海地区加速集聚。
    最近,在南通举办的中国海洋工程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国家相关部委的官员、著名院所的权威专家以及大型海工企业老总们一致认为,作为全国造船第一大省的江苏,转型海工产业前景广阔,但墨西哥湾“4·20”钻井平台爆炸事件也给这一高热产业敲响警钟,高期待中还需防范和化解高风险。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国际著名海洋油气设备市场咨询调研机构美国IMA发布报告称,2009年海洋石油产量已占世界石油总产33%,未来几年,这个比例将会提高到35%以上。
    “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巨大空间,给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介绍说,未来5年,全球将有100多个海上油气项目计划开发,全球海洋油气装备投资额近2000亿美元。
    “在我国,这一行业也是‘钱’途无限!”国家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分析说,海洋工程装备处于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我国已将之确立为国家六个新型战略性产业之一予以重点发展。
    “江苏海工产业异军突起,多项核心指标均后来居上领跑全国。”这是专家们对江苏海工产业发展的共同评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等专家分析认为,相较于渤海湾、珠三角等海工产业先发地区,江苏海工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和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孕育的,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实力强、发展快、后劲足。“其投入力度之大、整体实力之强、技术水平之高令人印象深刻,已引发全球关注。”
    据省经信委主任陈震宁介绍,目前,我省海工产品品种已达10多个,覆盖了从近海到深海的所有种类,其中半潜式平台、浮式储油船、钻井平台等都可以自主研发。到“十二五”末,江苏海工产业总量将占世界总量的10%以上,形成以南通为主的集研发、设计、总成、总包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的海工制造基地”。
    海工产业的蓬勃兴起,“世界一流海工制造基地”正在崛起,这一切,为刚刚跃居全国第一的江苏船舶业快步向海工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强劲动力。
    然而,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深水地平线”号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海域爆炸沉没,由此引发的严重漏油事件震惊世界。目前,已经至少有300万桶原油流入了墨西哥湾,美国总统奥巴马接受媒体采访时将其比作环境9·11式的悲剧性事件,责任方英国石油公司为处理这一事件将要付出超过1000亿美元的高昂代价。
    这为人们敲响了警钟。“高投入、高技术、高回报、高风险,是海工产业的最大特点。‘4·20’事件不仅给方兴未艾的世界海工产业蒙上了浓重阴影,也给我国船舶企业转型海工如何把好安全关上了生动一课。”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润培教授分析认为,这一事件,尽管是由于钻井作业操作不当引发的,但由此引发的全球对海上钻井平台生产安全的担心却不容小视。
    他提醒说,以此为鉴,相关国际组织可能会出台旨在提高海工装备质量、安全性能的新规范和新标准。石油公司可能会更加重视安全质量体系的建设,对制造供应商的选择也将更为谨慎。
    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一灾难性事件,对积极发展海工制造的我国造船业,特别是后发快进的江苏海工产业而言,坏事也会变成好事。它提醒我们,要提早作出相应准备,不断提高海工产品在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竞争力,掌握海工装备作业流程、管理体系等相关要求,真正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把脉江苏海工,专家们还特别提醒说,与防范技术安全风险同样重要的是,江苏必须在海工爆发增长的起步阶段,强化产业规划引导,提前防范和化解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风险。
    李东提醒说,与业已出现的造船工业产能过剩现状相比照,一些地区海工项目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现象,也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鼓励发展海工,但不允许盲目发展。
    据透露,我省有关部门正着手制定“准入制度”,避免海工这一新兴产业刚一起步就重蹈前几年船舶修造企业“一窝蜂”上马、恶性竞争的覆辙,以确保“江苏海工”巨轮在国际航道上驶得更远。
   

综合动态排行

  1. “勘探三号”新型7000米动态井架安装成功
  2. 中国钻井之王
  3. 中远船务王宇航董事长会见ENGEVIX高层
  4. 中国首例浮托作业平台在南海成功安装
  5. 萧汉强,不为人知的海洋卫士
  6. 海门港新区海工装备产业加速崛起
  7. 海工装备正式“入编”战略新兴产业
  8. 克瓦纳海工设计公司落户青岛
  9. ABS Group将亮相海工模块结构会议
  10. 沈志平:总设计师的“平凡故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