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交通大学消息,2月20日至4月2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ROV搭乘“海洋六号”综合科学考查船分三个航段在南海进行海上试验,并于4月18日通过了由863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委派的海试现场专家组进行的海上验收。
此次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的各项关键技术,并在关键技术国产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是我国深海高技术领域继“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之后又一标志性成果,实现了我国在大深度无人遥控潜水器自主研发领域“零的突破”,对我国深海大型ROV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也将有力推动我国深海科学研究的进程。
“海马号”ROV是国家863计划“十一五”重点项目《4500米级深海作业系统》“4500米ROV本体和关键配套设备”课题的成果,该课题由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刘燕刚和海科院马厦飞副研究员牵头进行组织协调管理,连琏和任平教授带领的深海技术与装备专职研究团队作为“海马号”ROV的研发团队,依托交大海科院水下环境条件模拟实验室为研发基地设计建造。“海马号”ROV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研发的下潜深度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并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经过近6年的研发,突破了本体结构、浮力材料、液压动力和推进、作业机械手和工具、观通导航、控制软硬件、升沉补偿装置等关键技术,先后完成了总装联调、水池试验和海上摸底试验等工作,并针对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故障进行了技术改进。
在三个阶段的海试中“海马号”共完成17次下潜, 3次到达南海中央海盆4500米海区海底进行作业试验,最大作业水深4502米。完成水下布缆、沉积物取样、热流探针探测、OBS海底布放、海底自拍摄、标志物布放等多项任务,成功实现与水下升降装置的联合作业,通过了91项技术指标的现场考核。海试考核证明,“海马号”具有实用化海洋设备应具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适应性,除了具备常规的强作业型ROV 的功能和作业能力以外,还具有海底观测网扩展缆布放功能,并可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进行作业功能的扩展,已达到国外同类ROV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