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汉强,不为人知的海洋卫士

2014-06-30 22:17:37   来源:国际海洋工程网   我有话要说

用几千万美元认识南海

在这段时间,原国家计委也打算从国外引进海上钻井平台,经过调研国际市场后,得知每个平台价格约为四五千万美元。

通过华侨介绍,一个新加坡船厂老板答应帮助中国制造钻井平台,“他也没有技术,雇美国人帮他设计,还从世界市场上买了钻机。”

这个产品就是后来的“勘探二号”。

几千万美元的数额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难以想象,“当时的广交会上,一个用玉石雕刻的鸡蛋那么大的鸳鸯,才卖1美元。”萧汉强说,而当时粮食的价格只有七八分钱一斤,鸡蛋大约4分钱一个。

相对于拼装的“勘探一号”,由美国技术制造出来的“勘探二号”显然更加先进。这是一座自升式钻井装置,虽然作业水深仍然不超过100米,但已经可以在东海区域较大风浪的条件下作业,于1977年春末到达珠江口万山锚地开始服役。

此后两年,“勘探二号”一直在南海珠江口盆地作业,共钻井7口,并打出了珠江口盆地第一口工业油气井“珠海五井”。

在珠江口盆地的钻探,为后来中国与国外合作开发这一区域的谈判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1980年之后,“勘探二号”自南海北上,在东海开钻“龙井一井”。

当时在钻进过程中发现多个地层含有油气,但即将突破3500米时发生故障不得不结束。这也是中国在东海完成的第一口井,至今仍在工作。

1981年夏天,“勘探二号”完成井深4200多米的“龙井二井”,1983年完成井深4600多米的“平湖一井”,这是中国在东海油气勘探的第一个重大突破,奠定了平湖油气田的基础。它一直在东海服役,直到1992年退役。

综合动态排行

  1. “勘探三号”新型7000米动态井架安装成功
  2. 中国钻井之王
  3. 中远船务王宇航董事长会见ENGEVIX高层
  4. 中国首例浮托作业平台在南海成功安装
  5. 萧汉强,不为人知的海洋卫士
  6. 海门港新区海工装备产业加速崛起
  7. 海工装备正式“入编”战略新兴产业
  8. 克瓦纳海工设计公司落户青岛
  9. ABS Group将亮相海工模块结构会议
  10. 沈志平:总设计师的“平凡故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