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勘探三号”
沈志平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小时生活在上海宝山区以前叫做“张庙”的工人新村。他父母都在附近的工厂做工,哥哥上山下乡、姐姐中学毕业留在上海,那时称为进“工矿”。
得益于改革开放,他成为恢复全国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对于选择船舶海洋工程专业的原因,沈志平的解释是,中学毕业时他曾参加上海市数学竞赛取得成绩,上海交通大学邀请成绩优胜者去参观学校。
由此,他高考时就填报了当时上海交大的王牌专业船舶及海洋工程系,大学第四年又选择了号称“留级力学”的船舶流体力学专业。
对于他的父母来说,当时一个朴素的想法就是孩子学造船毕业后能在离家较近的沿海地区工作,而不是 “上山下乡”去边远地方。
他承认,如果今天回头再作一次选择,自己可能对读建筑专业更加感兴趣。小时沈志平就喜欢写字和画画,学校美术老师也曾希望他专门学习绘画。
但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要求下,书画只不过是一种兴趣爱好。不过,他并没有后悔,“因为船舶也是一门建筑”。
1982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沈志平作为优秀毕业生进入了当时最受欢迎的科研单位 “708研究所”。
“708研究所”对外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MARIC”,即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有很多同学去了工厂,我能进708所科研单位工作,在当时是不容易的。”沈志平告诉本刊记者,当时他被安排到“708研究所”三室。
这个通常被称为“八三室”的小组是中国最有名的工程船舶设计室之一,那时兼顾海洋工程设计。
“我国海工装备事业的开创,实际上是经历了老一代人的努力。‘708所’练淦所长以及叶邦全、孙复中、朱乃忠、华雯、彭熙民等。”沈志平说,他进“708所”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跟着叶邦全绘制“勘探三号”半潜式钻井平台绝缘排料图。
“勘探三号”设计总师叶邦全是船舶舾装设计的技术权威,编写过舾装设计手册、翻译过舾装方面的俄语专著。
和很多那个年龄的人一样,叶邦全开始学俄语,后来又攻克学习了英语,“真是很不容易。”沈志平说,自己跟叶邦全工作培养了扎实的舾装设计功底,这对后来从事总体设计极其有益。
进入总体专业工作后,沈志平又跟着当时的总体科组长华雯参与“港海一号”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
那时在论证平台方案时,需要绘制效果图。因没有电脑工具,全靠手工绘制。
那一代“海工人”开创了中国海工装备的多个“第一”。“勘探三号”、“港海一号”都堪称当时中国“独立自主”的典型范例。
“勘探三号”是中国“独立自主”的第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按现在的半潜式平台跨代划分,这个平台介于二代平台和三代平台之间,和当时的世界水平相当。”沈志平参与这项工作时,建造已到尾声。
作为“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沈志平参与最基本的绝缘材料、防火材料施工图纸的设绘等工作。
命运从开始就安排沈志平的职业生涯与半潜式平台结下缘分。
“勘探三号”完工后开赴东海,参与了在那里捍卫领海主权和能源资源的斗争。
然而,在“勘探三号”之后十余年时间,由于能源富裕以及外交等原因,中国并没有对海洋工程装备进行跟踪和研发。
到“海洋石油981”面世前,中国海上钻井平台最大水深仅505米,而发达国家早已到3000米。“当时世界上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平台已经发展到第六代,而我们却较长时间没有新的突破。”沈志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