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服公司的寒冬终于来了

2015-03-19 08:18:01   来源:国际海洋工程网   我有话要说

共度时艰

“春节后回来,接到的第一个通知,是要求严格砍掉一切可能省掉的开支,寒意顿生。”供职于道达尔的一位员工,如此描述节后首日上班的情景。

此前道达尔宣布,今年该公司投资将在2014年260亿欧元的基础上削减10%,其中上游勘探支出将在2014年28亿欧元的基础上削减30%。

另一国际巨头壳牌,在2014年4月发出十年来的首次盈利预警。去年壳牌投资370亿美元,较2013年减少73亿美元,降幅接近20%。

同时,壳牌实施“瘦身计划”,剥离煤层气、页岩油气、效益不佳的炼油资产等非核心资产。

埃克森美孚,正因大幅押注北美页岩油气,在低油价周期陷入“非常规之困”;雪佛龙的业绩,也出现下滑。

五大IOC中,仅有BP在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后实现了业绩逆势增长。

欧佩克(OPEC)最新预测,2015年-2018年,该组织成员国油气业务上游投资额将由2014年的1200亿美元,缩减到400亿美元;新增油气项目数量,将由2014年的45个减少到18个。

不断下跌的国际油价,使得依附于石油公司的众油服公司遭遇巨大冲击。中化石油一位勘探领域负责人向《财经》记者透露,过去十年,所有市场参与方均从中获益,“但油服公司在过去十年中收益更高,而油公司回报率并不很高。”

有公开资料称,估计2015年度海外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市场规模将在3717至4026亿美元范围,降幅约8%至15%。

从2014年开始,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三大油服巨头的自由现金流开始紧张。2014年前三季度,贝克休斯自由现金流为4.66亿美元,同比减少23.1%。斯伦贝谢和哈里伯顿自由现金流虽然仍在增长,但幅度低于2013年。

有咨询机构认为,当前油价水平下,油服公司要想避免生产设备闲置和人员窝工,必须降低技术服务价格的15%-20%。

中国油服公司日子同样艰难。

中海油不久前宣布2015年资本支出计划为700亿-800亿元,比2014年下降了26%-35%,也低于2013年924亿元的资本开支。其中,用于勘探的投资跌幅更达到38%。以中海油为最主要客户的中海油服,今年工作量无疑将受到影响。公司钻井平台利用率和日费率都在不断下降。公司43座钻井平台中,仍有部分未取得2015年全年合同。

杰瑞股份2014年业绩快报显示,国际油价超预期快速下跌,使得油气开发资本开支大幅下滑,公司因此承受巨大系统性风险,导致业绩增速下滑至过去3年最低点;瑞银则将华油能源2014年、2015年、2016年的每股盈利预测下调至70%、80%、66%。

全行业过冬,油服企业最直接的措施,是压低价格、降低成本。

从去年底开始,全球四大油服巨头开始裁员和剥离资产,企图降低成本。截至本月,四大油服巨头已有多轮裁员,斯伦贝谢已裁员9000人,贝克休斯裁员7000人,哈里伯顿裁员6400人,威德福裁员8000人。

裁员与资产剥离工作仍远未结束。油服企业开始强调与油公司共度时艰。一位国际油服巨头中国区的高管向《财经》记者指出,油公司和油服公司向来绑在一起。没有油公司的发展,油服公司不可能有足够的工作量来支持自身发展。同时,没有油服公司对技术、人员和资产的投入,油公司也很难拿到高效的产量。

2013年,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的净利润共计99.53亿美元;全球主要钻机供应商的净利润约为89亿美元;而全球占前49位的油公司,2013年的支出为620亿美元。

前两者仅占后者的30%。换言之,即使油服行业分文不赚,油公司仍有高达数百亿美元的巨额支出。

“当油价跌了40%、50%,油服公司将作业成本降低10%甚至30%,这样才能度过冬天。如果油公司和油服公司相互压价,结果就是油公司得不到相应技术,油服公司得不到相应成长空间。”上述国际油服巨头中国区的高管指出,行业寒冬之际,不应砍去油服公司收入,而是双方“携手过冬”,通过技术和管理模式升级,使得勘探开采总成本降低3%以上。

中海油服董事长刘健亦称,鉴于最主要客户中海油投资的收缩,中海油服愿意在价格上做出让步,和大客户共度时艰。

市场分析排行

  1. 新建OSV仍不断投放市场
  2. 油服公司的寒冬终于来了
  3. 北海市场闲置海工船数量增至29艘
  4. 全球海洋工程主力工程船舶发展趋势
  5. 油价下降,海工船市场急刹车
  6. 中国大量在建钻井平台威胁海工市场
  7. 油价暴跌及政治问题影响PSV市场
  8. 海工装备市况动向及展望
  9. 全球海工市场持续向好
  10. 欧洲银行警告:远离海工领域!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