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高位震荡,海工走进“春天里”?

2018-05-17 08:22:45   来源:国际海洋工程网   我有话要说

2013年8月至今,纽交所原油期货价格走势/新浪财经

近期,原油价格坐上“上涨快车”,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期货、中国原油期货纷纷创下阶段新高。虽然上周五油价收跌,但总的来看,国际油价一路上涨,依然维持在逾三年高位。截至5月15日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6月期货价格上涨0.35美元,收于每桶71.31美元;布伦特原油7月期货价格上涨0.20美元,收于每桶78.43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重启对伊制裁、沙特和俄罗斯等国努力控制石油产量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国际油价将不会存在深跌空间,这对于持续低迷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而言是个好消息。但也应看到,除了地缘政治因素外,当前全球原油的供需情况依然过剩,海工市场仍有“遗留未解决问题”,市场真正复苏时期并未到来。我国海工装备业要继续以创新为动力,加快调结构、去库存、补短板、创品牌的步伐,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模式,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图片来自Getty Images

地缘政治引发“油价风云”

2017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V型曲线,进入上涨通道。2017年上半年,尽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主要成员国减产执行情况好于预期,但美联储加息、美国库存与产量连续增长及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等利空消息接踵而至,油价震荡下跌;下半年,油价“戏剧化”止跌回升,进入每桶61~66美元的高位震荡区域。因此,在今年年初时便有机构预测,由于原油库存急剧下跌,2018年油价或将持续上涨。

预言在不断被印证。上周,国际油价延续缓步上涨态势,纽约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触及每桶70美元和75美元线界线,达到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轮油价上涨多受到政治因素影响,主要由于中东动荡的局势,以及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带来的一定程度的风险溢价,而并非因为石油的供需基本面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当前油价掺杂过多的政治因素,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供需基本面的调整。”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分析师刘二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原油增产和出口对油价的下拉作用始终存在。由于地缘政治诡秘,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后OPEC减产能否持续,油价走势以及是油价能否站稳相对高位,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中国船舶重工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徐晓丽对此表示赞同。她说:“虽然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伊朗方面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供应短缺,但由于全球原油库存依然较为充足,很快美国页岩油以及OPEC其他国家就会迅速作出反应。所以综合来看,油价短时间内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溢价,但是大幅升高仍存在较大压力。”

海工市场复苏“压力山大”

随着油价上涨的趋势日益明显,业界有观点提出,油价上行有望推动上游油气行业复苏,从而带动下游海工装备业的发展,海工装备市场即将走进“春天里”。这种观点迅速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质疑。后者认为,国际油价走势目前尚不明朗,尽管海工上游市场复苏迹象初显,但是海工装备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事实不容忽视,海工装备企业依旧面临生存高压。

2017年以来,全球油气开发热情有所恢复,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活动随之增多,这直接带动了海洋装备新租需求的增长。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全球钻井平台新租数量分别达到103份和94份,较过往两年翻了一番,超过2014年上半年水平;从租约总时长来看,2017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为915月和953月,虽然较过往2年明显增长,但仍远不及2014年上半年水平。此外,全球超过45%的钻井平台仍在赋闲、近120座钻井平台仍未交付。“油价出现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油气开发商们增加投资,钻井装备的需求量和利用率都因此出现了增长。”徐晓丽认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曾经海工建造市场的成交主力——钻井装备和海工船利用率仍然处于历史低位,市场首先需要做的是‘消化库存’,所以油价上涨短期内对于海工建造市场的影响不大。”

当前,海洋装备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业遭受严重冲击,新订单大幅萎缩,已建成和在建产品大面积延期或撤单。截至今年5月初,全球海工装备成交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4%。徐晓丽分析称,去年释放了前几年积压的海洋石油开发项目,刺激生产装备出现了大规模的成交量,但此类装备需求量较少,其他装备需求仍然不振,所以导致今年以来的成交量出现了大幅下降。同时,刘二森也指出,即使生产平台方面需求较为旺盛,但由于需求总体有限,市场竞争将持续激烈,建造企业在相关项目中的利润空间极窄,甚至有些企业为了拓展业务不惜零利或负利接单。与此同时,大部分企业依然被“交付难”的问题所羁绊,经营和债务压力居高不下,即使能够实现转售,“割肉”也在所难免。因此,短期内建造企业经营仍将面临重重困难,不得不经历“转型”的阵痛。

紧握海工核心“大国重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考察三峡工程时强调,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之一,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正亟待这样的“蜕变”。业内人士认为,为实现海工行业的“复苏”,既需要国家及相关部门做好顶层规划、助力企业之间形成合力应对挑战,也需要海工装备企业练好内功,着重在产品配套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下工夫。

从整体而言,要提高海工装备设计、采购、建造一体化的能力及项目管理能力,优化产业链布局。据刘二森介绍,相较于欧美、新加坡、韩国等海工装备发达国家,我国海工装备产业重点集中在总装建造领域,研发设计能力不强,核心配套多依赖欧美进口,产业发展核心竞争优势有待提升。他认为,海工装备业要在总装建造的基础上,加快提升自主配套能力,发展工程咨询、金融、保险、法律等相关服务业,完善产业链。建造企业要摆脱“造壳”的思维,向更具价值和利润空间的“总包+服务”模式转变,尤其要加快发展大型浮式生产平台项目的总包能力,同时探索和把握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海上老旧油气开发平台退役以及海上大型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等带来的海工装备发展机遇。

从局部来说,要大力培育核心优势配套产品,形成若干世界知名品牌。配套业是海工装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当前,全球的海工装备配套产品市场仍由欧美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尽管我国海工装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大幅增强,但一方面,我国海工配套设备大部分采用引进专利技术或与国外合作方式生产,缺乏核心自主技术,竞争优势不明显;另一方面,许多海工配套设备的生产技术、质量和服务相对滞后,优质国产配套产品装船业绩较少,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无法赢得国外船东的信任,使得国产海工配套设备难有用武之地。由此可见,海工装备业不仅要通过自主研发、引进专利、合资合作、并购参股等多种形式,推动配套设备和系统装船应用,还需更加强调顶层设计以及各行业间的技术融通。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位置 评论 新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提出,军民技术在在船舶、海工平台的研发、设计、建造技术和工法等方面各有优势,将“军民融合”和“一体化的科研创新平台”理念融入配套业发展规划之中,也将有助于国产自主配套设备的发展。

除此以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高端装备研发设计水平;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发展符合船东实际需求的产品也在业内人士提出的“强身健骨”方法之列。刘二森认为,相对于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我国海工装备产品多集中在钻井平台和海工船领域,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且偏中低端。在市场需求不太旺盛的前提下,市场竞争激烈,唯有按照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转型才是企业的唯一出路。徐晓丽表示,我国海工装备企业应抓住国家战略方向以及继续深化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在海洋相关新型能源开发装备,包括风车安装/维护平台、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利用装备、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海洋生物质能的培植/采收/转化装备,以及海洋空间利用装备,包括浮式核电站、铺缆船等方面积极储备相应的研发人才与技术。“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海工产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未来,也必将能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一跃。”徐晓丽如是说。

市场分析排行

  1. 油价忽高忽低,海工市场何去何从?
  2. 浮式生产装置市场广阔
  3. 海工装备二手交易活跃缓解企业库存压力
  4. 海工市场进入“超强势”状态
  5. FLNG市场的“春天”临近
  6. 油服公司的寒冬终于来了
  7. 海工深处:最坏的开始
  8. 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展望
  9. VesselsValue:海工船舶闲置增加
  10. 中国海工重蹈过剩覆辙

热点推荐